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论文专家外审或许已成为学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阻力!

法研在线 2022-03-24

专家审稿制下坚持学术刊物的主体性

文 | 罗志田

很高兴专家审稿问题能有一个专门的讨论机会,这个问题的确到必须探讨的时候了。匿名专家审稿是一项外来的规则,我自己从1999年起,曾多次撰文呼吁学术刊物实行这样的审稿制;但在各刊物广泛推行匿名专家审稿制后,又深感我们的学术期刊和学者都还不很适应这一制度。
作为潜在的审稿人,我首先要做出“自我批评”——我们可能还需要学习怎样作为“专家”进行审稿。在我有幸读到的海峡两岸的审稿意见中,不时看到对受审论文的批评是未曾对(审稿人认为必要的)某些部分展开讨论。不少是要求一篇探讨具体问题的论文做出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有时也要求对论文主题的历史背景做出学界并未达成共识的长程综合论述。孔夫子曾说,“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我们这些可能接受审查任务的人,或当记取这一提醒。
不过我这次更多是为刊物进言,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提高刊物的学术品质。我的基本看法是,专家审稿的目的是帮助刊物处理来稿,而不是代表一种“正确”的学术程序,来控制甚或代替刊物决定是否采用来稿。
现在流行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办刊的目的,就是要使学问发扬光大,而不仅仅是守成。最重要的是,文章的优劣几乎可以决定学术刊物的生命。在其他领域里,很少有人愿意把这样生死攸关的大事委托他人。现在由于对所谓“程序正义”的强调,完全尊崇审查意见,实际等于刊物把用稿的决定权让给审查人。
尤其我们的“学情”与外国不同,外国学刊通常只有一两位学者担任编辑,很多事不得不假手他人;但他们的主编在学力所及的范围里,却也有时自己承担责任,并不都依赖外在的审查。而我们的刊物,特别是专门的学刊,往往有一个职业编辑队伍,这些人很多具有不低的学养,故至少在其学力所及的范围里,不必什么都以外审专家意见为准。
在一个世风出了问题的时代,对于包括学术在内的腐败是必须警惕的,确实应将防止“学术腐败”落实到程序上。但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学问自有的目的和学术发展的需要,不能让防弊的考虑压倒了学术的建设。不论什么样的学术评审,不宜坚持了程序,却疏忽了学问的目的本身。窃以为刊物必须注重自己的主体性,让专家审稿为我所用,而不是被程序绑架,使一些具有突破性的好文稿被僵化的“规则”所杀,却接纳一些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无多推进的文稿。

今日担任各学刊审稿人的,多是有些成就和资历的人。这些人可能更倾向于维持既存格式,不易接受新的思路(甚至不同的言说风格)。因此,有突破性的研究,往往使维持既存思路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中外学界类似的事例屡见不鲜,连爱因斯坦都有不为人所识的经历)。这是学术评审与生俱来的困境,且通常越强调“规范”者,越难容忍和接受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我接触到的不少编辑,都说现在好稿不多。不排除一些有突破性的好稿,就是为守成的外审所毙。怎样使有突破的优秀稿件不被眼光已固化的外审“专家”所扼杀,恐怕是办刊者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那些四平八稳的文章,往往最容易通过审稿关。我听到不少编辑自己也抱怨学术论文的“低水平重复”,而那些品质较差的论文得以发表,恰是经过“外审”的。学术研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最不需要的就是“标准化”的固定产品。在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怎样拒绝平庸,是对学术刊物的又一重大挑战。越是好的刊物,越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这不仅牵涉到刊物的声誉,更直接影响到未入道或初入道者的学术发展路向——好刊物上的文章,是年轻人学习的样板。如果他们以平庸为鹄的,我们的学问就没什么希望了。
通常能引起争议性看法的稿子,就意味着具有突破性。一位同行曾引国外某学刊编辑的话,说他们收到两份都赞同使用的审查意见,并不怎样兴奋;反倒是收到两份对立的审查意见时,可能意味着来稿触及了敏感的前沿问题,常会在斟酌后优先使用。尽管中外“学情”有些不同,这类建设性的做法仍可为我们的刊物参考。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审稿方式,当尽可能为具有突破性的文稿和学人提供发表和发展的空间,特别需要鼓励而不是遏抑后来者创立新说(沿用一句套话,即用稿向年轻人倾斜)。
实际上,不仅是用与不用的意见对立值得注意,就是两篇主张退稿的审查意见,如果退稿的原因对立,编辑部也不妨加以关注。某重要刊物的主编就告诉我,曾有一文,两审查意见皆主张退稿,但一说其过于标新立异,一说其全是陈词滥调,两者明显对立。依我的陋见,这很可能就是具有突破性的稿子。该刊为尊重程序,只能退稿。然若能予以进一步的斟酌,或许一篇以后产生较大影响的文章就出现在这刊物上了。
尤其今日学术观念多元,学术标准也多歧。即使在不宽的同一专业范围里,不同的人对具体问题的认知可能大相径庭。一两位“专家”对具体论文意见的相近,可以决定一篇论文的命运,却不一定准确反映出“学界”的看法,也不必就是“正确”的意见。赵良曾对商鞅说过,“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对于一篇稿件,同是赞成或反对,不同的审稿人,至少对我而言,分量可以很不一样;但在程序面前,千人中的“一人”和“一士”则是等值的,因而也就成了等质的。于是“谔谔”之声很可能淹没在众多“诺诺”之音中。我猜很多编辑原来心里其实有杆秤,只是在程序性的规则面前,将这杆秤暂时束之高阁。不过,放置的时间久了,那杆秤可能离编辑越来越远,终因生疏而淡出编辑之心。

中国古训早就说,“人生而静”是天性,但“感于物而动”,遂在外来影响下产生各种反应,形成“好恶”。由于“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倘若“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则“天理灭”,终因“物至而人化物”(《礼记·乐记》)。在一个因注重效益而使生产机械化的社会,物对人的影响更甚。所以马克思一直关注资本主义怎样使人物化,亦即担心人可能变得近于机器。如果我们的编辑把用稿的责任让给审稿人,自己只“坐收”审查鉴定的结论,则心中有秤的自主编辑“人”,也可能物化为心中无秤的机械编辑“者”。
其实专家也可能犯错误,所以我们不必过分迷信匿名专家的审稿意见。希望我们的刊物编辑特别是主编,有足够的自信和承担。在学力所及的范围里,遇到自己感觉好的文章(或有值得信任的学人力荐),似不必非尊重外审意见不可,甚至可以不送外审。一篇论文本身是否立得住,大体略经时日即可知悉。有专业能力的编辑若确信能直面时间的考验,正不必担心在程序上是否“学术正确”。否则,即使处处谨守规范,也不过做到“程序正确”而已。
一位重要刊物的主编私下说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学术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学术是天下的公器,这公器要大家维护,包括作者、编辑和审稿人。而在维护共同体之时,永远不能忘记学问本身。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分工,但人人都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有些人在自谦时会说自己不过是在多种任务中担任传递的“二传手”,其实排球的二传手不仅是球的传递者,更是整体球队的组织人。学术刊物的编辑,在学术共同体中或正起着组织人的作用,对学术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如果这个共同体变成了一个大家竞相推诿、提倡不负责任的社区,绝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学术刊物的主体性,让学术变成被程序控制的仪式和表演——大家坚持了程序的正义,却忘记了设置程序的目的。学术不能没有规则,然或以疏而不漏为宜。若程序性的“文网”太密,可能危及学术生态,出现水至清而无鱼的现象。虽然看起来透亮,却不支持学术生命的成长。
当然,任何规则,都不可能有百利而无一弊。尽管匿名专家审稿制的推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弊端,我也并不因此就主张不实行此制度。恐怕还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继续努力,一方面充分认识到专家审稿制本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使这一规则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我对一流学术刊物的期望是:尽量让更多优异论文出现在自己刊物上,而不是让金子在别处闪光。


作者 |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转载 | “高教人文界”公众号

啥都不说了,祝180+

党员嫖娼是否一律开除党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文发布

本次疫情已波及11个省份,源头来自境外

发热后仍外出就餐、邀人打麻将,北京夫妻俩被刑事立案

这3件事做不好影响太大,最后2天的纠正机会!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

上海社会科学院关于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申请考核制攻读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支付宝扫码领取红包吧可长按保持到相册,每天都可以领取一次红包哦!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8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直博生3人,硕士821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暨南大学2022年接收推免生情况及统考指标一览表
再次明确!筹建、增设多所新大学!15所高校入选双一流!
希望这份数据能够以合适的方式供大家查询

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67人
宁波大学2022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直博1人,硕士65人!
同济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直博生379人,硕士1816人!
深圳大学2022年接收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直博生15人!硕士869人!
大连海事大学接收2022年推免研究生名单公示,直博生1人,硕士88人!
上海财经大学2022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博士22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北京大学2022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
刘珺珺教授讣告
孙福生教授离世
警惕!要认清这353家企业的真实面目
商丘编组北站-火车站介绍
张阁庄站-火车站介绍
K175次列车:始发商丘、终达乌鲁木齐
网传“家长反映学校食堂卫生问题被拘”,官方回应
中组部重磅发布:被开除团籍的,将不被录用为公务员!
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刑事法学学术大赛公告
《法学》2021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1年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法律方法》第34卷目录
《刑事司法论丛》第7卷目录及第8卷稿约
第十七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简录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往届青年学者研究项目结项评审结果
中国法律史学会2021年年会暨“中国司法传统与司法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议程
官方通报“公安局副局长酒后打人并调戏女生”
第七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21)公告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会议议程,含线上直播
全国法学与史学跨学科前沿论坛议程
2021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工程法治与学科交叉”分论坛通知
第三届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2号公告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大会征文公告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解聘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公示
第十六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终评结果公示
阿里女员工被性侵案九人谈活动预告
“网络法研究新航线:思想与实践”学术工作坊会议议程
会议议程 & 直播通道 | 第四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后疫情时代的法治发展
第四届“紫华金融犯罪研究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中国民商法律网青法论坛征稿启事
生态环境法治研讨会获奖论文全名单

如何提高法学期刊论文发表成功率

月旦法学杂志317期 - 2021年10月号

武汉大学鉴定式案例教学研讨会,含直播

《法律方法》第35卷目录

第十届 “新法学•青年论坛”会议议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重点学科暨创新工程年度论坛(2021)日程安排

《暨南学报》2021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发布

王利明教授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经贸法律评论》2021年第5期要目

国家检察官学院2022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选题征集公告

2021国际商事法律合作论坛征文通知

2021年海关法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海关法论坛会议预通知

第四届全国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建设东湖论坛暨“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学术研讨会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第九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初评公告,初评312件,入围终评作品101件!

上海夫妇遭“网暴”!是否“自行离开”?最新回应

核心期刊编辑:论文做到这六点再投稿,我肯定让你过!

第一届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高端论坛暨“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的新发展”研讨会邀请函

《行政法学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科技创新与信息犯罪防控2021年高峰论坛

《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5期要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3期法学论文要目

2021年毒品犯罪管控与毒品犯罪辩护圆桌论坛邀请函

陕西、甘肃通报核酸阳性夫妻旅游轨迹!有重叠及时上报

一等奖3万元!第八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

第十五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开始报名

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与知识产权论坛”学术年会的通知(第一轮)

国际矿业投资法律风险防控研讨会会议将于今天下午举行,直播!

南京大学法学院2022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21年秋季学期《珞珈法思》与《党建与法治》征稿启事

东南大学法学院“工程法高端论坛”公告

绍兴警方通报女子伤害母亲致死案

第五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启动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21年年会暨中国涉外法治体系与国际私法高端论坛邀请函

华泰证券超低佣金开户福利来了!vip专属佣金开户!

付费课程、精选小说、精选漫画、测评测算

赶快扫码一码获取吧

司法部通报:一名刚上大三的学生通过法考客观题考试!然后...
《中财法律评论》第十四卷稿件征集公告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有用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